亲子鉴定是否可能出现无法给出结果的情况?

亲子鉴定通过科学方法来客观判定亲子关系,从科学角度而言,亲子鉴定一定会有结果。不会发生无结果的情况。那么什么情况下才可能出现无结果的情况呢?
第一种情况是,如果所测样本不合格,就可能无法得出结果。
在进行亲子鉴定时,需要先检测留样者的DNA数据。如果所测样本不合格,无法进行比对,因此无法得出结果。样本不合格可能表现为结果为空白,或者结果出现不完整的位点丢失,还可能出现多人混合的DNA结果。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无法得出亲子鉴定结果。不过,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采取补样的方式重新收集样本进行检测。
其次,如果亲子鉴定所测得的位点数据量不足,就需要增加检测以便得出结果。
在亲子鉴定技术的发展中,已经形成了判定亲子关系的行业标准,即非父排除率大于0.9999。这要求累积亲权指数超过10000,作为控制亲子鉴定所需检测的DNA数据量。通常亲子鉴定的检测标准主要是21位点,辅助的是40位点。当亲子鉴定检测21位点时,如果累积亲权指数在200到10000之间时,虽然可以通过两者的DNA数据比对来得出结果,但因未达到行业标准,无法提供鉴定结果。只需增加检测,例如增加到40个位点,就能给出符合标准的鉴定意见。
DNA检测技术的应用使得亲子鉴定变得简单易行。DNA具有双链结构和优秀的稳定性,因此只需微量样本即可进行检测,而不需要大量样本。这意味着我们很容易获得适用于DNA检测的样本,从而避免了因为缺乏样本而无法获得鉴定结果的问题。
亲子鉴定通常基于21个主要位点和40个辅助位点。因此,亲子鉴定一定会给出明确的结果。为了确保鉴定中心能够提供40个辅助位点的检测,以免出现无法提供鉴定意见的情况,我们需要在进行亲子鉴定之前确认这一点。
声明:部分内容来源网络,旨在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,所使用的图片、文字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不代表瑞鉴基因官网立场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