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鉴定的准确性问题

亲子鉴定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。亲子鉴定结果是客观真实的反映。亲子鉴定利用DNA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应用。对于被鉴定人样本的检测而言,所得到的个体DNA数据是永远不会发生改变的。因此,无人能够改变亲子鉴定的结果。这些检测得出的个体DNA数据可以随时进行验证。
亲子鉴定结果的准确度是100%,或者高于99.99%。
可以说,亲子鉴定的准确性绝对达到100%,精确度大于99.99%。通常将非父排除率大于0.9999作为评判亲子关系的标准,简单来说,否定的结果表示100%排除了亲子关系,肯定的结果则意味着亲权概率大于99.99%。由于这些概率基于遗传学规律得出,属于理论数据。而针对亲子鉴定结果的判断条件是:在排除同卵多胞胎、近亲关系和外部干扰等特殊情况的影响下,作出最终的判断。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。这表明亲子鉴定技术具备科学严谨性。因此,在排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后,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认亲子关系。
亲子鉴定技术行业评估亲子关系的指标

亲子鉴定结果是否受近亲关系的影响
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,根据遗传学原理,如果父系同侧的基因遗传到两个孩子身上,这两个孩子的遗传模式会与父子关系一致。根据理论计算,21位点的存在概率是1/2的20次方,40位点的存在概率是1/2的39次方,这只是亲兄弟姐妹之间的存在概率,其他亲缘关系的存在概率更低。因此,在实际检测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,即使发生了也可以通过相互比对怀疑的三者DNA数据来解决。
为什么亲子鉴定所声称的精确度会有大于99.99%和大于99.9999%这两种不同的结果。
在进行亲子鉴定时,判定亲子关系的标准是累计亲权指数大于10000和亲权概率大于99.99%,这样可以控制所检测的基因座位点的数量。在进行21位点的检测时,不同家庭的亲权概率可能会有大于99.99%、大于99.9999%甚至大于99.99999%等不同情况。原因是不同家庭的遗传密码是独特的,即使是同一家庭的父代到子代1和到子代2的遗传密码也可能不相同,从而导致亲权概率差异。在国内,亲权概率大于99.99%被视为亲子鉴定行业质控的最低要求,所有大于99.99%的精确概率都符合标准。如果21位点的检测亲权概率低于99.99%,则需要增加40位点的检测来进行质控。
声明:部分内容来源网络,旨在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,所使用的图片、文字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不代表瑞鉴基因官网立场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